导语
为推进“健康福建2030”建设,广泛传播科学健康科普知识,福建省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、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福建省健康教育促进中心、福建卫生报社等联合开展福建省首届“健康福建”杯暨第二届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科普征文比赛。本次大赛收到近200篇科普文章,现挑选部分适合健康界社区平台的优秀作品,以飨广大读者。
现在社会生活节奏快,工作紧张,压力大,大家需要多多关注健康,保护身体。然而大家大多关注身材、体重、皮肤,把身体健康归结于躯体的心脏、肺脏、肝脏、肾脏、骨骼、皮肤等的功能和状态,常常忽视了人体的重要器官---这就是“我——肠道”。
在身体内,“我”长的弯弯曲曲,是最大的消化器官和最大的排毒器官。“我”是指从胃幽门至肛门的一段消化管,是消化管中最长的一段,也是功能最重要的一段,包括小肠、结肠和直肠三大段,小肠主要是大量的消化食物,吸收消化产物,结肠主要浓缩食物残渣,形成粪便,再通过直肠经肛门排出体外。
或许大家还不知道,“我”的状态不仅决定了身体的营养、吸收、免疫等功能,还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、身材和美丽容颜,同时与身体的体味,乃至性格脾气、身体健康等直接相关,“我”还有独立的思考力和判断力,是身体的第二大脑。“我”这么重要,大家来详细了解和熟悉一下“我”吧。大家平时吃的食物,从进入口腔开始,最后从肛门中排出,需要1-3天的时间,需要走完长约9米的路程。身体的消化道分为口腔、食管、胃、小肠、结直肠,不要小看每一段消化道的作用,各个环节都是环环相扣,“我”犹如一部十分精密的仪器设备,将吃进去的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充分吸收,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。“我”是身体的能量补给站,可以想象如果能量补给出现问题,轻则疲乏,重则危及生命。
“我”还是身体的“防卫部队”,身体的大部分免疫细胞和免疫球蛋白都在“我”这里,“我”时刻准备对付外来入侵,是身体免疫的主战场,俗话说,“病从口入”,食物吃进消化道,“我”才是人体中最直接接触各种外来细菌、病毒等微生物的地方。身体每一天都有无数有害菌和有毒物质从口腔进入消化道,“我”在吸收营养的同时,一定要积极战斗,抵御各种有害菌(物质)的入侵,保护身体。
为什么说“我”是身体的第二大脑呢?因为“我”有数亿的神经细胞,除了大脑,是身体最敏感细腻的器官,“我”拥有像大脑一样完善的信息接收系统,一旦身体吃了坏东西,“我”能够迅速分辨出来,自动快速做出应急反应,减缓消化道蠕动及消化液分泌,促使呕吐或排泄,同时分泌相关激素,让身体没有再继续进食的心情。“我”就是身体的第二个中枢,控制着身体消化道,梳理血流和各种激素,与大脑协同,控制并保护身体。 “我”这么重要,平时怎么样才能更好的保护好“我”呢?《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》指出:健康的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、适量运动、戒烟限酒、心理平衡四个方面。保持正常体重,避免超重与肥胖;膳食宜清淡,要少油、少盐、少糖、食用合格碘盐,多吃蔬菜、水果和薯类,注意荤素、粗粮、细粮搭配,每天适量饮水。劳逸结合,每天保证7-8小时的睡眠。同时针对“我”的特点,专家指出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:
1、合理饮食,适当补充有益菌,合理用药,切忌乱用抗生素。
2、常关注“便便”,平时需要关注排便的次数、性状等情况,必要时咨询专科医师。
3、定期医院检查肠道,建议40岁以上人群,每年至少检查一次大肠镜,成人有腹痛、大便性状改变等症状及肠癌家族遗传病史等人群,可不限年龄检查。
通过以上的介绍,希望大家多多关注“我”,了解“我”,增加“肠”识,保护肠道,健康“肠”寿。
作者:唐庆林,张鸣青
单位: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
插图:来源网络
欢迎转发分享,转载或引用需征求作者本人同意。
健康界社区欢迎更多医护人员参与健康科普写作,由于平台为公益平台,无经费支持作品稿费,愿意分享健康科普文章的,请直接发帖分享,或发邮件给我们,谢谢大家的参与!面对占领各个平台的伪健康信息及海量不靠谱的养生信息,我们也该有所行动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