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“不聪明”竟是因为多动症-欧洲杯足球平台

2017-12-13 01:05
|
孩子“不聪明”竟是因为多动症
»

导语

为推进“健康福建2030”建设,广泛传播科学健康科普知识,福建省医学会科学普及分会、福建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、福建省健康教育促进中心、福建卫生报社等联合开展福建省首届“健康福建”杯暨第二届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科普征文比赛。本次大赛收到近200篇科普文章,现挑选部分适合健康界社区平台的优秀作品,以飨广大读者。

三年级下学期小明的成绩突飞猛进,连老师甚是惊奇,这孩子好像一下子开窍了,突然之间变聪明了,原先主课语数英只能勉强及格,副科体育、音乐之类的还好一点。而这学期异军突起,语数英都上了90多分,一下子挺进了班级前3名。任课老师还是原来的老师,一样的教学,却出现如此大的进步,想来肯定是这学期家庭教育加强了,连老师决定请小明的妈妈开家长会的时候传授一下家庭教育的经验。

这本是一件光荣的事情,可是小明的妈妈却犹犹豫豫,面有为难之色,没有马上答应下来,说要回去和小明爸爸商量一下。连老师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,这到底是怎么回事?

原来,小明一二年级的时候就是个淘气的学生,但成绩还是可以的,在班级算中等生。但上三年级的时候成绩明显下滑,上课的时候坐着不安分,手脚动个不停,有时候玩玩笔,有时候弄弄橡皮擦,经常抢答问题,老师还没讲完,他就抢着说“我知道,我知道”,但答案经常都是错的。老师向家长反应了好几次,小明妈妈也是一再的教育,批评的时候答应的好好的,第二天照样再犯。

在家里的时候,做事情总是拖拖拉拉,磨蹭的很。别人半个小时能做完的作业,他要做两个小时,做作业的时候很容易分心,客厅稍有个声响,他的注意力就完全吸引过去了,更是粗心大意,一些简单的计算也会做错,读题目的时候会漏读,而且稍微遇到难的题目,就不乐意思考,就喊“妈妈,妈妈,我不会做,你快来帮我呀”。生活习惯也不好,总是丢三落四的,买回来一打铅笔,1-2周就丢光了,橡皮擦也是。书包每次从学校回来都是乱的很,小明的妈妈总得帮他整理,房间就更不用说了,只要小明妈妈一二天没收拾,那东西就丢的到处都是。

刚开始,小明的妈妈觉得小明就是淘气了点,好动了点,没啥关系,可是很快她就发现小明的好动与别人家孩子的好动很不一样。小明的好动不分场合,即使去陌生人家做客也是不管不顾的,也喜欢玩玩具,但是耐性很差,一会儿注意力就转移了。

都说三年级是个关键期,眼看着小明的成绩越来越差了,小明妈妈着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。小明的妈妈也是个老师,对儿童教育是很在行的,于是各种惩罚、奖励的想纠正他的这些不良行为,刚开始似乎有点效,但都维持不久,成绩更是越来越让她揪心。小明看起来不笨的,可是成绩越差强人意,而且越来越淘气,好动,不听话了。无奈之下,小明的妈妈把他带到了医院,寻求医师的帮助。一听她的讲述,医生笑了笑,让她填了张表,然后又做了一些测试,告诉她,这孩子是注意缺陷多动障碍(重度),建议药物治疗联合行为干预。小明妈妈问医生:“为什么小明会得这个病?”,医生告诉她,这个病病因复杂,多数认为是遗传因素、神经生物因素及社会心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,目前没有特异性的生化检测指标,主要就是通过家长及老师的观察,进行量表评估来诊断的。目前治疗这个病的药物主要有2种,副作用都比较轻微,需要长期服药。如果治疗不及时,远期可能会出现反社会人格障碍、乙醇依赖症和一些精神分裂症状。听到这,小明妈妈吓坏了,心想还好及时带到医院看了,于是小明就开始规范的药物及行为干预治疗了。

一周之后小明明显的有变化了,上课能够安静的听讲了,做作业也快了,粗心大意及丢东西的情况也少了,成绩也逐渐的上来了,这次期末更是破天荒的考了全班第3名。小明就这样变“聪明”了。小明的妈妈很高兴,她戏称治疗多动症的药物为“聪明药”,每2周她都要到医院去拿一下“聪明药”。

但是小明的妈妈心里始终有个疙瘩,不愿意告诉周围的人小明有这个问题,也就有了文章开头小明妈妈面有为难之色之情形。其实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的常见神经精神疾病,常常被家长及老师误认为只是好动、淘气,希望大家都对这个病有所认识,这样很多孩子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治疗,都可以变“聪明”,都可以更好的成长。

所以,如果有类似,如果有怀疑,来医院看看吧!


作者:柯钟灵

单位: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

插图:来源网络

欢迎转发分享,转载或引用需征求作者本人同意。

健康界社区欢迎更多医护人员参与健康科普写作,由于平台为公益平台,无经费支持作品稿费,愿意分享健康科普文章的,请直接发帖分享,或发邮件给我们,谢谢大家的参与!面对占领各个平台的伪健康信息及海量不靠谱的养生信息,我们也该有所行动!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