永泰也有长城,而且就在眼前。
九山书院,不只是简单的书院,也是有防御功能的庄寨,还是依山而建的城市。现在,只剩下寨墙了,坚强的在山岭上绵延逶迤,俨然是龙盘虎踞的长城。
就在这悬崖顶上
从书院往下看可以看到红色处的省道
我对九山书院,早已神往;今日才可成行,有点赎罪的心理。早上起床,虽然天空飘着小雨,但丝毫没有减弱我上山的决心。
对山村的张书记带我们上山,他已经去两次了,居然也迷了路。看来,书院真的埋没太久隐藏太深。
方门
书院依山就势建在斜坡上,一方一园,两个寨门,难道也是寓意天圆地方?方门的门楣上刻有“九山书院”四字苍劲有力的楷书,明确告诉我们这是教书育人的地方。书院一面临悬崖峭壁,其余由寨墙围拢;在面临山下的左右两侧均有寨墙突出的部分,这应该就是雕式角楼石基。院内其实是崎岖不平的,甚至突兀的山头都包容在内。
雕式角楼石基
发现两个石臼。我不由想起,我县许多古民居拥有几百个房间,最多时同时居住两百多号人,在如此规模的民居里,就只有一个石臼。那九山书院最多时曾住过多少人?
两个石臼
张书记介绍,九山书院建于宋朝,永泰第一个状元萧国梁曾在此读书,上个世纪九十年代,曾测量过,书院占地面积两万多平米;对山还有一个书院,叫做龙山书院,建于清朝,位于永泰和莆田交界处。
九山书院历史悠久曾经辉煌,年代和规模都超过目前登记在册的任何一个庄寨。
圆门
我疑问重重:
1、如此书院竟在县志中没有记载。在过去信息闭塞的时代,修志之人都是闭门造车?或者书院早已毁灭,已被人遗忘?
2、有两个石臼,竟不见一个柱础。宋的书院草架为主,土墙承重,面积不大,没砋;或是埋在文化层中,没发掘看不出;或是用的是磉石;或是建筑规格比寺庙低,不用础?
3、有一个完整的闭关处,却不见任何厅屋的遗址。也是埋在文化层中,没发掘看不出吗?
疑问越多,越是吸引人。
绵延不绝的寨墙
其实,九山书院并不是远不可及高不可攀;就在水帘宫旁省道隔溪对面一百多米的石崖顶上。
近在咫尺
我由此想到,云顶青云山的旅游开发,一味的山水,而把古村古寨状元神仙等等,一股脑的排斥在外,即使升级了上市了,但如果再没有注入文化,还能走远吗?
重视以文化带旅游之日,便是九山书院复活之时!
闭关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