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生在世需要一点高于柴米油盐的品相
章诒和在《往事并不如烟》这本书中写过康有为一家的生活:
即使在艰难的日子里,他们也要按照老礼给章家送一盆水仙,每根花茎套上五分宽的红纸圈,“水仙自有春意,而这寸寸红,则带出了喜庆气氛”。
不管时事如何,该怎么过日子,该如何讲究,一点不落,这是旧时人的风度。
有人说,好品位好审美都是靠钱堆出来的,其实,有审美,真的和钱无关。
人该以怎样的品相活下去?
许多人都对审美有一种误解,好像穿着最新一季的华服,拿着限量版的包包名表,豪门豪宅豪车,享用着最顶尖的设计师们设计出来的一切,就足够有品。
但这最多只是追逐潮流而非审美,审美是一种分寸感,一种对于生活的专注。
奢侈大牌的华服,米其林三星的美食,当然也有其精致用心之处,车水马龙的市井,古法手工的馅饼,也自有其美学。但若不懂欣赏,并不能算真正拥有它们。
审美,更像是一种对于生活品相的最低要求。
有审美的人生,是即使家境落魄,没有丰盛的食物,依然会把桌布熨烫的平平整整。
审美,与奢华无关
日本茶道里对生活的审美有更为细致的表达:
“屋不漏,腹不饥,即应知足。自己运薪、烧水、点茶。先供佛,后让他,己亦饮。”
每时每刻应知足,一举一动应郑重,端茶聚精会神,对人生才能真正有体味有认知。延展到生活中去,是每一个举动都优雅自在,不能让身边的人不适,姿势、呼吸、饮食……将美贯彻到每一个细节。
如何为美?他们的回答是,认真对待生活的每一个时刻,细致关切的为他人着想。
这种对于生活、对于自己认真的审美,是和奢华完全无关的。
如果对于生活有过这样的爱和美,人会拥有一种强大和勇敢,抵挡世俗的粗糙。
诗和远方,不会只存在在有钱人的眼里
现在很多人穷,往往不是穷在物质,而穷在精神。因为穷,所以对付过日子,因为穷,所以任由生活露出最粗俗的一面。
诗和远方,从来不会只存在在有钱人的眼里,真正美好的东西,都是没有附加条件的。
阅读、听音乐、看风景、与有趣的人交谈,这些让心灵丰富和充盈的事物,不需要代价,需要的只是多一些对于生活的体会。
陶渊明“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”,所谓南山,就是自己心中向往的事物,而这些,不需要别人来定义,更不需要在乎价格、飞行里程、限量……这些标签无非是引起更多的不满足而已。
重要的是,以审美,找回自己生活的意义。
本文摘自国馆(id:guoguan5000)
欧洲杯在线买球平台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!